MBR膜生物反應器曝氣系統(tǒng)處理設置,曝氣是控制膜污染的重要手段,也是保證MBR系統(tǒng)正常穩(wěn)定運行的關鍵技術之一。曝氣系統(tǒng)由風機、氣體輸送管路、閥門、儀表及位于膜箱底部的吹掃裝置組成。目前MBR曝氣系統(tǒng)中,各廠家因設計理念及專利限制,在結構設計和性能上存在一定差異。如何評價曝氣系統(tǒng)性能的好壞,主要有以下幾點。
1. 曝氣均勻性
曝氣均勻性直接影響MBR膜的正常運行,當曝氣不均勻時,小曝氣量部分膜簾被快速污堵,大曝氣量部分膜可能會因為曝氣量的超標而造成膜絲結構性損傷。
影響膜曝氣均勻性的主要因素在膜箱安裝水平度、曝氣強度及吹掃裝置的結構設計。
2. 抗污堵能力
曝氣系統(tǒng)中吹掃裝置釋放的氣體帶有一定溫度,在與活性污泥長期的接觸下,活性污泥容易在吹掃管路中干涸堆積,造成曝氣管路的堵塞,從而影響曝氣。吹掃裝置排泥結構的設計決定了曝氣系統(tǒng)的抗污堵能力。
3. 曝氣能耗
曝氣系統(tǒng)的能耗,占整個MBR系統(tǒng)能耗的70%以上,怎樣在保證曝氣效果的情況下降低曝氣能耗,是曝氣系統(tǒng)性能的核心指標。
MBR曝氣系統(tǒng)可以分為穿孔管曝氣、槽式曝氣、大氣泡脈沖曝氣。
1. 穿孔管曝氣目前應用最為廣泛,其優(yōu)點是結構簡單、裝置成本低,缺點是有污堵風險、曝氣能耗高。穿孔管曝氣結構,主曝氣管道連接多個曝氣支管,其中每個曝氣支管上帶有吹掃氣孔、排泥孔或排泥彎頭。
穿孔管曝氣的設計要點如下:
(1)主曝氣管道的流速要大于各曝氣支管的流速,支管與吹掃氣孔之間要保持6倍以上的流速差,以保證配氣均勻。
(2)中空纖維膜的吹掃強度通常為40-150m3/h(以膜組件的膜片部分投影面積(朝上部分)為標準計算)。因此吹掃管上的吹掃氣孔孔徑不宜小于3mm,孔小很容易發(fā)生堵塞;吹掃氣孔孔徑也不宜大于5mm,孔大很容易在吹掃氣量小時,發(fā)生前后不均的現(xiàn)象。
(3)吹掃支管上要設置排泥孔或者在尾部設置排泥彎頭,防止曝氣管內污堵。
(4)吹掃氣孔有朝上與朝下兩種設計。當設計朝上時,氣孔的阻力較小。但是吹掃管中的氣體是浮在混合液上層的,如果吹掃氣孔過大或吹掃氣管中的氣流不足,都會因吹掃管內的氣體不灌滿造成污泥無法全部排出,引起部分氣孔堵塞現(xiàn)象。當設計朝下時,吹掃氣流先排空吹掃管中的污泥,再克服孔口阻力才進入正常吹掃狀態(tài)。這種設計比較容易保持吹掃氣前后均勻,但由于孔口向下,吹掃氣起始推動力很大,需要很長的尾管才能防止氣流在吹掃氣啟動時沖擊造成的跑氣現(xiàn)象。
2.槽式曝氣是一種由穿孔管曝氣演變而來的曝氣結構,整體呈方槽型結構,底部開放,吹掃氣孔位于槽體兩側,它徹底解決了曝氣管的積泥污堵問題,但原理上依然同穿孔管曝氣相同,且需克服的進氣阻力較大,曝氣能耗上相對于穿孔管曝氣并無優(yōu)勢。
3.大氣泡脈沖曝氣是可提供間歇大尺寸氣泡出氣的裝置,該方式對液體的攪動能力強,曝氣效果好又節(jié)省吹掃氣,即高效又節(jié)能。大氣泡形成原理很簡單,就是將大流量的連續(xù)氣流經過物理學方法把它聚集成間歇的大氣泡釋放出來。在一個倒扣的集氣罩中,放入一個U型連接管。將裝置浸入水中,當連續(xù)氣流不斷從供氣管進入集氣罩時,將集氣罩內的水壓出,形成氣腔。當氣層下移低于連接管底邊時,氣體越過U型管底部,U型管左右連通,形成倒虹吸效應,氣體瞬間釋放形成大氣泡,進入膜組件的底部。隨著氣泡的溢出,集氣罩內的水位上升,淹沒整個U形管,完成一次氣泡釋放過程。
目前行業(yè)內MBR曝氣系統(tǒng),大部分還采用連續(xù)運行方式和穿孔管曝氣結構。經過大量的實驗及應用表明,與傳統(tǒng)穿孔管曝氣或者槽式曝氣相比,采用大氣泡間歇曝氣方式對膜的清潔效果提升明顯,且吹掃能耗可降低1/3以上,是一種更為優(yōu)越的曝氣方式,將逐漸替代傳統(tǒng)曝氣方式。